Luna 币(现为 Terra Classic 的 LUNC 币)曾因算法稳定币机制崩溃引发市场震荡,代币销毁成为社区重塑信心、提振币价的重要举措。截至目前,Luna 币的销毁数量已达到惊人规模,对其市场生态产生了深远影响。
2022 年 5 月,Terra 生态崩溃后,LUNA 币(旧币)价格暴跌,社区启动代币销毁计划以减少流通量。据公开数据显示,截至 2023 年 10 月,已有超 4050 亿枚 LUNC 币被销毁,其中加密货币交易所币安贡献了超 700 亿枚的销毁量。这一过程中,销毁方式多样:部分交易所将交易手续费的一定比例用于回购并销毁 LUNC;社区通过链上提案发起销毁提案,鼓励用户主动销毁代币;还有项目方将团队持有的部分代币直接打入黑洞地址完成销毁。
2023 年 3 月,LUNC 社区通过提案,将所有链上交易的 1.2% 作为销毁税,进一步加速了代币销毁进程。数据显示,仅 2023 年 4 月单月,就有约 200 亿枚 LUNC 被销毁,销毁速度显著提升。大量销毁直接减少了流通供应量,理论上增强了代币的稀缺性,短期内曾推动 LUNC 币价出现小幅反弹,市场交易量也随之活跃。
然而,销毁带来的利好效应并未持续。尽管累计销毁量庞大,但 LUNC 币的总供应量基数过高(最初总供应量超 6 万亿枚),销毁比例相对有限。加之市场对 Terra 生态的信心尚未完全恢复,2023 年下半年起,LUNC 币价重回震荡下行趋势,截至 2024 年初,价格仍维持在极低水平。
社区对销毁计划的态度存在分歧。支持者认为,持续销毁是重建生态的必要步骤,长期来看有助于改善供需关系;反对者则指出,销毁成本过高且效果有限,应将精力转向技术升级和应用落地。目前,LUNC 的销毁机制仍在运行,但其对币价的实际提振作用,仍需结合生态发展和市场情绪综合判断。对于投资者而言,需理性看待销毁数据,避免单纯因 “销毁量增加” 而盲目入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