稳定币作为加密货币市场的 “稳定器”,其发行方将储备资产投向美国国债(简称 “美债”)的现象,已成为连接数字金融与传统金融的重要纽带,既影响着稳定币的价值锚定,也重塑着全球资金的流动格局。
稳定币购买美债的核心逻辑是保障价值稳定。以 USDT、USDC 为代表的法币抵押型稳定币,需按 1:1 的比例储备等额法币或高流动性资产,以确保用户可随时兑换。美债因信用等级高、流动性强、收益稳定,成为稳定币发行方的首选储备标的。例如,USDC 发行方 Circle 曾披露,其储备资产中约 70% 为短期美债,既满足监管对储备资产安全性的要求,又能通过利息收益覆盖运营成本,形成 “发行稳定币 — 购买美债 — 获取收益” 的商业闭环。
规模与影响已渗透至传统金融市场。据行业数据,截至 2024 年,全球稳定币发行方持有的美债规模已超 5000 亿美元,占短期美债市场总规模的 3% 以上。这种大规模配置不仅让稳定币成为美债市场的重要买家,也使加密行业与美国国债收益率形成联动 —— 当美债利率上升时,稳定币储备的收益增加,间接提升发行方的盈利能力;反之则可能压缩利润空间。部分分析师认为,稳定币对美债的持续增持,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压低了短期美债的收益率,成为影响市场供需的不可忽视的力量。
背后折射出稳定币的合规化诉求。通过将储备资产投向美债等受监管的传统金融工具,稳定币发行方可向监管机构证明其储备的真实性与安全性,为获得合规牌照铺路。例如,USDC 在纽约州获得数字货币牌照后,其储备资产的透明度显著提升,美债持有比例进一步提高,这种操作既增强了用户信任,也为稳定币进入传统金融场景(如银行间结算)创造了条件。
但这一模式也存在潜在风险。若美债市场因利率波动、地缘政治等因素出现流动性危机,稳定币储备的变现能力可能受限,影响用户兑付;同时,过度依赖美债可能使稳定币受美国货币政策影响加深,削弱其 “去中心化” 属性。此外,我国明确禁止任何虚拟货币相关业务,稳定币在国内的交易与流通均属非法,投资者需警惕相关风险。
稳定币买美债的趋势,本质上是数字资产寻求传统金融背书的体现,既推动了加密行业的合规化进程,也让传统金融市场不得不正视数字经济的渗透力,这种跨界融合或将成为未来金融创新的重要方向。